而外部的因素,也为此次访德营造了很好的氛围。俄国在外蒙问题上被迫退让之后,开始将注意力集中至欧洲。通向德国边境的战略铁路开始动工铺设,并加强了海军的投入,计划在三年内将现役军人扩充至一百三十万;而法国也开始扩充陆军,计划在1913年使陆军达到八十万,今年的军费预算增至十三亿法郎,占法国全部国家预算的38%。
全面的军备竞赛终于摆上了明面,这很大地影响了德国的态度。在国内加紧造舰造艇的时候,确实有些难以满足中国对潜艇的大量需求。德国政府终于答应再派出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继续帮助中国建立潜艇船坞,指导中国制造潜艇。而这正是陈文强最希望得到的,依靠别人终是不如靠自己。
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国间结盟与敌对的对象已经固定,欧洲大国协调外交走入了死胡同。这对于陈文强来讲,既有些期待,又有些不安。危机与机遇并存,就看你能否抓住。
一战爆发,中国能否积攒相对充足的实力,独自面对日本的压力,这是陈文强最为忧心的事情。从现在的日本国内形势来看,倒是让陈文强感到了些许乐观。
日本经济在日俄战争后确实取得增长,但在1897年就呈现出反向运动,1900年至1901间发生了经济大恐慌。桂太郎内阁为刺激经济发展采取强化发展重工业、通信产业的政策,这就需要金融机构投入大量资金和政府投入大量财政。
同时,为扩充海军增加预算也不可避免。桂太郎内阁筹划在美国募集外债未果,便想通过整顿行政、延缓公共事业项目、把北清事变赔款列入一般会计等手段加以解决。议会认为赔款收入不稳定,强烈反对将其列入预算,对政府执行期限为五年的地租增收和整顿行政也抱有强烈抵触。
1906年1月7日,桂太郎推荐西园寺公望出任首相。此前,为平息国民对朴次茅斯条约的激愤情绪,在原敬的推动下,以政友会支持政府为条件。实现了桂太郎与西园寺公望的联手和相互提携,形成了所谓的“桂园时代”。
1908年7月,西园寺公望内阁由于财政困难和取缔社会主义者不利而总辞职,桂太郎再次登上首相的位子。桂太郎表面上“不偏不党、一视同仁”。实际上如果不和政友会妥协就过不了议会这一关。
1911年1月,桂太郎与政友会总裁西园寺直接会谈,双方“情投意合”。结果政府提出的明治十四年度预算案在第二十七届国会上稍加修改后便得以通过。桂太郎在完成签署第三次日英同盟协约后提出总辞职,在他的推荐下,第二次西园寺公望内阁于八月三十日成立。
西园寺公望内阁面临的课题是财政问题。日本政府为了进行日俄战争在国内外募集了12亿8千万日元公债。此外为经营桦太和朝鲜等殖民地,维持并发展在满洲势力、军部提出对抗俄国,确保在桦太、朝鲜、满洲的势力而扩张军备,这些都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
面对着陆海军的增设预算问题,在众议院占绝对多数的西园寺内阁否决了陆军要求增设两个师团,海军要求建造三艘战舰的计划。激起了陆海军的不满,又一届内阁岌岌可危了。
斗吧,争吧,陈文强巴不得日本政局不稳,无心对外。现在欧洲列强注意力有所转移。对中国的压力减轻。而中国得到了美德两国的支持,也与历史上的情况有了根本不同。
波茨坦桑苏西宫殿,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把这里辟为夏宫所在地,建成普鲁士的凡尔赛。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位君主一生穷兵黩武,到处攻城掠地,然而他的赫赫战绩仅仅是过眼烟云,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惟独给后人留下这一处享有世界声誉的名胜。
这倒和中国的秦始皇和隋炀帝比较相象,这两位在历史上都被称为暴君。劳民伤财修建长城和大运河。但暴君被人唾弃,他们留下的这两处巨大工程却被后人称赞,成为炫耀的资本。
“陈博士,你对德国的观感如何?”威廉二世笑着问道。
陈文强淡淡一笑。这个称呼使他知道威廉二世将要说什么,而对此,他也是有心理准备的。没错,青霉素,德国人肯定化验了成分,确定了它对病菌的杀灭作用。眼红了。想靠德国的力量获取其中的秘密,自己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尝试。
“德国真是个美丽的国家,人民对我们也很友好。”陈文强做着临别评价,目的基本达到,当然要赞扬一番。
“我国对贵国的支持可谓是不遗余力,从军事到科技,都竭尽所能。”威廉二世缓缓说道:“我们是真诚地希望贵国能强大起来,但就目前而言,贵国的科技工业水平还是刚刚起步。”
“当然是这样的。”陈文强坦然承认道:“所以,我国才非常需要象德国这样友好国家的支持和帮助。”
威廉二世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对于青霉素的药用价值,我国科学家进行了研究,认为正如陈博士所说,它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而且我国科学家也认为,如果由我国来进行尝试,效果可能比贵国要好一些。毕竟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科技人才要比贵国强上很多。”
陈文强点了点头,坦率地说道:“这些勿庸置疑,出于对贵国无私帮助的真诚感谢,我国愿意把目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与贵国进行交流。但有一点,请贵国一定要注意保密,这可是无价的宝贝,它具有的重大意义,我想,皇帝陛下心里是明白的。”
拿出青霉素样品来,陈文强便预料到了此种结果,但不拿出什么重量级的东西来,或许换不到德国有力的帮助。当然,陈文强没有傻到把所有的情况都向德国人透露,只要把几个关键的步骤省略掉。德国人想花费比中国人更短的时间研究出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方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历史上,青霉素的发明与实际运用,可是经历了近二十多年的时间。而且是在科技水平发展到了相当程度的基础上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