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仅从只有数千年人类史就能看出来。
仅仅有记载的几千年,人类世界的温度,一直以螺旋下降的方式降低着。
秦汉以前,河南还有大象的存在,长江以南,更是潮湿闷热的云梦泽,近乎不适合人类生存。
作为一种典型亚热带植物的竹子,更是广泛分布在山陕一带,然而到了近代,它们的生存范围,直接到了秦岭以南。
事实上按照地质学家的推测,蓝星现在应该处于一个大冰期。蜉
从以往的地质发现来看,大冰期的冰川,甚至会延伸到赤道附近,以往被埋在水下的一些陆地,还有浅滩,将浮出水面。
这也是古人类到处迁移的通道,它们就是从这里,走向是全世界。
所以说现在的的全球变暖,终究是一个伪命题,毕竟从上一个小冰河期,到现在,已经超过了四百年,正该是另一次小冰河期即将到了的时候。
不过这些年,尤其是近五十年来,蓬勃发展的工业,让能量的消耗,超过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的记录,才第一次,凭借着热能和二氧化碳,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所以所谓的碳中和,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真正实现了碳中和,说不定那时候,才是蓝星走向毁灭的开端。
不过到现在一切都无所谓了。
以往看似不可能,在蓝星上根本无法避免的灾难,跳出蓝星以后,一切就变得简单起来。蜉
因为能量消耗的大幅增长,带来的全球升温,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可以通过在蓝星上面,设置遮阳伞,使得到达蓝星上面的阳光减少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在实现了可控核聚变的现在,除了那些落后地区,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农业对于土地阳光的依赖,已经降低到了极限。
有了足够的廉价能源,让工厂化生产的农场品,变成了主流。
最早的农业工厂,以快消类的叶菜为主,因为它们生长周期短,标准统一。
现在连传统的主粮,小麦,水稻和玉米,在农业工厂里生产,都变得有利可图起来。
更别说还有直接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淀粉,利用氮氧,直接合成蛋白质的有机物工厂,也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
这些糖类,氨基酸,蛋白质和脂肪类的有机物,生产效率可远比植物的光合作用更高。蜉
光合作用的生产效率,最多百分之十几,而有机物工厂的合成,最少的脂肪,也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能量利用率。
可以想见的未来,这种有机物工厂生产的食品,一定会是人类食品来源的主流。
这也是更远的太空旅行,人类必备的生产方式。
毕竟谁也不能在太空探索的时候,带上一个拥有可循环生态圈的大型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