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次的考试,朱由检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公平,采用了答题卡的形势,进行答题,当然主观论述也是有的。
————
他目前对第一次的科举取士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听说毕尚书最近经常往宫里跑,好些人都找到了我,说是要成立一个大明银庄,这里面水很深吗?无论是勋戚,还是当初从龙的朝臣们,都找来了,我都给推了。毕自严能应付的过来吗?”张嫣有些担心的问道。
这句话的重点是毕自严能应付过来吗?其实是问大明的皇帝,是否需要支援,或者说需要背锅的人。
最近京师就两件事格外吸引所有人的注意,第一件事就是三年一次的会试马上就要开始了,而万岁一再下诏推延,已经引起了仕林震动。
第二件事自然是这个大明银庄隶属于户部的机构,已经确认设立,连衙门都在建了。
但好像有无数人瞄上了大明银庄的买卖,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这是张嫣今天的目的,问问大明皇帝,除了毕自严,是否需要另外一个背锅的人。
“大明银庄不是买卖。”朱由检十分确信的对着张嫣说道:“大明银庄,隶属于户部,乃是公产,是万万不可分给任何人一杯羹的,哪怕是朕。”
英吉利国王查理一世,在1638年同苏格兰贵族爆发了战争挪用了铸币厂内的黄金,最后查理一世被克伦威尔斩首。
英吉利的国王打仗挪用伦敦夫人和贵族们存放在铸币厂的黄金,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在查理一世之前,伊丽莎白一世,英吉利及爱尔兰国王,就曾经在英西战争、爱尔兰危机、埃塞克斯伯爵的叛乱中,大量的挪用了铸币厂的黄金。
伊丽莎白一世再挪用之前,曾经向伦敦的富豪和贵族们借钱打仗,但是富豪和贵族们,就如同大明国丈周奎家财百万,一毛不拔,周奎甚至连一万两都不愿意拿出来一样,伦敦的富豪和贵族们,也不借钱给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第一次开始了挪用黄金。
在查理一世之后,查理二世联合了法兰西的路易十四,发动第三次英荷战争,路易十四的法军高歌猛进,查理二世的海军,在面对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之时,却是步履维艰。
在荷兰上将鲁伊特面前,英吉利的海军如同纸糊的一样,溃不成军,四战皆败,最终查理二世,停止了征伐荷兰。
查理二世如同他的父亲查理一世那般,挪用了大量铸币厂的黄金,但是查理二世生财有道,通过关税,将这笔黄金归还,没落到断头台的地步。
不久之后,英法之间爆发了“九年战争”,在此期间,英吉利皇室大量发行国债去打仗,却在国债发行之后,无法支付利息,甚至连本金都无法支付。
九年战争期间,1694年,苏格兰人威廉·彼得森,为英吉利皇室筹集战争费用,建立了英格兰银行,取得了货币的发行权。
而英格兰银行自此之后,就成为了英吉利、苏格兰及爱尔兰王国的中央银行。
英国的央行、英镑自始至终的发行方英格兰银行,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家私人银行,一直到后世的二十一世纪,同样也是一家私人银行。
1688年在伦敦爆发的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他们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央行也是在此基础上确立。
政治和经济上的确定,让英吉利的政治金融变得稳定,自此之后,英国人就跟开了挂一样,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业革命,走上了日不落帝国的道路。
是资产阶级带来了工业革命?
其实不是。
是政治、金融环境变得稳定,社会趋于安定,生产力开始指数型的增长,才诱发了工业革命。
和中国人的“劣根性”没啥直接关系。
毕自严提议,朱由检批准斧正的大明银庄,就是大明的中央银行,朱由检绝对不允许任何明公、勋戚去染指这个可以影响大明经济健康的机构。
“我今天不是当谁的说客,万岁要怎么办,就怎么办,若是万岁撑不住的时候,就喊我一声。”张嫣起身,拖着长长的衣裙离开了正殿,回到了东暖阁。
朱由检看着张嫣的背景,对着早就躲得远远的王承恩挥了挥手,低声嘱咐着:“联袂后宫的这几家都查一查,写到黑名单上。”
黑名单,是王承恩手中掌握的一个名单,但凡是出了什么恶心的事,从黑名单上找就对了。
最初是朱由检登基,王承恩宣旨的时候,跪在地上睡着的那些朝臣起,这个黑名单就在不断的建立着。
大明已经到了不见血,不能够推动改制的时刻,对于杀人,朱由检向来是没什么抵触情绪的。
正如耿如杞在大小平顶山的争夺中,大量杀俘之事,朱由检看都不看。
朱由检站了起来,看着身后巨大的堪舆图,辽东的诸多城镇被标注了出来,朱由检微眯着眼看着辽东的广大区域,任何一个大于一万人口的部族,都被明确的标注在了堪舆图之上。
无论是大明的明公、亦或者是建奴自己本身,对于新帝登基后的种种政策,都是十分认可的。
尤其是在一件事上,那就是大明皇帝,从未降旨褫夺努尔哈赤的龙虎将军的封职,也未曾收回对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黄台吉的建州三卫的指挥使的封职。
在大明与后金的战争中,朱由检对内对外的口径都是极其统一的“内战”,而非异族侵略。
老奴酋在《七大恨书》的檄文中,明确的表示:【我祖宗以来,与大明看边,忠顺有年,只因南朝皇帝高拱深宫之中,文武边官欺诳壅蔽,无怀柔之方,略有势利机权,势不使尽不休,利不括尽不已,苦害侵凌,千态万状,其势之最大、最惨者,计有七件。】
从猛哥帖木儿归明之后,建奴的确为大明戍边了两百余年。
即便是黄台吉已经事实性独立,但是他也在大明皇帝继位之后,上了贺表,对大明新皇帝的称谓依旧是四海一统之大君。
各种国书之中,黄台吉依旧是一种俯首称臣的态度,始终坚定的认为自己是割据政权,并且是没有法理支持的割据政权。
这一点上,在老奴酋和小奴酋两代人中,他们自己也清楚自己的性质,那就是地方性的叛乱,而非异族入侵。
而鞑清入关,异族入侵的概念,也非后人扣在鞑清头上的,这盆民族对立的污水,却也是清廷一手塑造的。
这并不矛盾。
老奴酋和小奴酋两代人的大政府执政理念和后世鞑清的小确幸执政理念,是有着极大的差别。
鞑清修明史修了一百年都没修好,鞑清修自家的史书,尤其是在入关之前的史书,也一样修了一百多年,甚至对老奴酋的《七大恨书》进行了全面的篡改。
无论是朱由检和黄台吉,在争锋之中,都在小心的避免着将矛盾彻底升级至不可调和。
朱由检用力的在蓟门的位置上画了一个圈,他看着燕山山脉上的长城,陷入了沉思之中。